前些年每到农历7月14或15日晚上的时候总能在街道两边,看到很多烧纸的人。烟气之大往往呛得人们不敢呼吸,快速走过去。后来了解到这就是“中元节”,也被称为中国鬼节。

在日本,也有这样的节日。但是名称被叫做“盂兰盆节”,是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,人们会制作黄瓜马和茄子牛(就是在茄子和黄瓜上插上木棍做成牛和马的形状)寓意着祖先可以驾着茄子马回来与子孙相见,亲人相聚已祭奠已故的先人。

这样祭奠先人的节日在我国有3个。

第一个就是农历7月中的中元节。“中元节”这个名称起源于我国道教,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谷物丰收感恩大地。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。如今的主要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

第二个就是清明节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,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,至今不辍。中小学生在这天会组织徒步到烈士陵园扫墓,缅怀先烈。

第三个想必知道的人相对较少,“寒衣节”。寒衣节,又称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、“秋祭”,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相传源于周朝。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,标志着严冬的到来,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,纪念仙逝亲人,谓之送寒衣。节日起源于秦朝,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,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,为此,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,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。由于南北方天气差异,这个节日南方的小伙伴可能知道的比较少。

无论是哪个祭奠祖先的节日,传统都包含焚烧纸钱等焚烧活动。传统祭扫常常留下满地的纸钱和腐烂的祭品,不仅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,还会造成大气、噪音等污染。随着城市化建设和文明健康意识的增强,更加倡导通过文化活动、献花、线上祭扫等文明祭祀活动。先人留下的绿水青山,还需要我们的守护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