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历是以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,在这个历法中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。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规律而制定的历法,它的一年有长有短。

有人从概念上把公历和阳历、阴历和农历又做了区分。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,阳历就是我们整天使用的公历,阴历就是我们整天使用的农历。历法和其它东西的形成一样都有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有整合有革新。不论什么东西,一旦形成一种新的格式,就不应该把它所包含的各种成分再区分出来去对待。这些成分都已经成了它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这里我们不再去探讨二者的形成过程,只就现用的两种历法做个说明。

阳历的一年是指今年的元旦到明年的元旦,一共365天。而地球绕太阳一圈,却不是正好就为365天,而是365.24219天。因此,阳历每四年就有一个366天。人们把365天的年称为平年,366天的年称为闰年。

阳历一年是12个月,一三五七八十腊,这几个月都是31天,其余的除了二月份以外都是30天,二月平年28天,闰年29天。阳历的二十四节气,基本上都是固定的,最多相差一两天。在寒暑方面,阳历每年都是七月份最热,一月份最冷。

阳历中的节气规律性强,容易记住,但是阳历反应不出月亮的圆缺,这点有些遗憾。

阴历的一年,是指今年的春节到明年的春节。它比阳历少十一二天,一年为353—355天。所谓春节就是“立春”前后的节气。为了让春节与立春相距不远,每19年就设置7个闰月。用闰月来调整春节和立春之间的距离,让它们不能相距太远。

有闰月了,这年就会是13个月,称为闰年;没有闰月的年是12个月,称为平年。有闰月的年份一年就是383天或者384天。阴历中只分大月小月,大月30天小月29天,大小月没有规律。

在阴历中也根据太阳的位置,把一年分成了二十四节气。但是由于每年的长短不一样,节气没有固定的时间,不好掌握。

阴历实际上不只是按月亮的运行轨迹找历法,它也参考了太阳的规律变化找出了二十四节气。它显示出了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和智慧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