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按:

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、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,有“千年帝都”“牡丹花城”“大运河中心”“丝路的东方起点”四张靓丽的名片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,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,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。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。今天推出之九十八:一团和气

一团和气

“一团和气”出自《二程全书》:“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,及接人,浑是一团和气”。

说到“一团和气”,不得不说程颐与程颢迥然不同的性格,和两人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。

程颢、程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,程颢是哥哥,人称大程。程颐是弟弟,人称小程。二程学识渊博,门下学生众多。学生们是如何看待这两位先生的呢?有一幅对联写得好,上联是“烈日秋霜正者正也”,下联是“春风和气纯乎纯矣”。这正是他俩的写照:大程脾气好,待人一团和气,讲课饶有风趣,听他讲课如沐春风。小程性格严峻,脾气火爆,和他相处犹如烈日秋霜。

先说程颐,程颐教学素以严厉著称,强调师道尊严。他给小皇帝宋哲宗当老师时,每次讲课,都以师长自居,面容严肃,以天下为己任,议论褒贬无所顾忌,小皇帝一见他就发怵。按当时规定,给皇帝讲课必须站着,程颐却认为站着讲不能体现老师尊严,固执地提出要坐着讲,务必使皇上养成“尊儒重道之心”。春光明媚,小皇帝靠着栏杆兴致勃勃地折柳枝玩,程颐见了,毫不客气地教训他:“春天柳枝刚刚生发,不可无故摧折!”让小皇帝不高兴了很久。

对皇上尚且如此,对一般学生能不严厉?学生谢良佐第一次拜见他时,他正在看书,一脸庄重。谢良佐说:“为求师而来,愿执弟子礼!” 程颐放下书,接受跪拜,但不说一句话。到了黄昏,把谢良佐安排在一间破房中。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子呢?这间房子屋顶上有窟窿,墙壁上有孔洞,雪花时不时飘进屋内,寒风刺骨,连照明的蜡烛也没有。一个月后,程颐见谢良佐并没有因为环境差而离开,才开始给他授课,并安排了居住条件较好的地方。这件事,有点类似程颐的学生杨时、游酢经历过的“程门立雪”。程颐怎么总让学生受苦呢?这和他的学术理念分不开——他在道德修养中,谈得最多的是“敬”和“诚”。

再说程颢,性格随和,待人和气。他的学生朱光庭跟从他学习了三个月,回去后别人问他对程颢的印象,他说:“我就像在春风中坐了三个月。”别人问什么意思?他说:“先生慈眉善目,终日坐着,好像泥塑的人,但他待人一团和气,循循善诱,使人受益无穷,如沐春风。”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了两个成语:“如沐春风”和“一团和气”。

有件趣事也很能说明程颢与弟弟程颐性格的不同。有一次,兄弟俩跟随父亲到寺庙住宿,程颢在左边走,程颐在右边走。随从都跟程颢走在左边,只有程颐一人走在右边。程颐也知道自己的不足,曾说这是我不及哥哥的地方。

程颢曾经写过一首诗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”没有平和开朗的性格,没有一团和气的胸襟,是写不出这样淡泊从容的诗句的。

黄宗羲在《宋元学案》中评价二程说:“大程德行宽宏,规模阔广,以光风霁月为怀。小程气质刚方,文理密察,以削壁孤峰为体。” 尽管两人性情不同,但都青史留名。程颢、程颐所创建的学说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,宋宁宗嘉定十三年(1220年),赐谥程颢为“纯公”,程颐为“正公”。宋理宗淳祐元年(1241年),又追封程颢为“河南伯”,程颐为“伊川伯”,并“从祀孔子庙庭”。元明宗至顺元年(1330年),加封程颢为“豫国公”,程颐为“洛国公”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